从云丰村村委会的大院远眺,苍翠的山坡上,空心李挂满枝头,山谷间绿油油的水稻茁壮生长,三三两两的村民劳作其间。
【资料图】
航拍贵州省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云丰村。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这一幅田园美景,见证着赵晓林两年的付出。2021年4月,时任贵州省司法厅信息技术处副处长的赵晓林受组织选派,到贵州省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云丰村驻村,同时任省司法厅派驻沿河驻村工作队副队长。
群山环抱的云丰村下辖11个村民组,240多户共1100多人。白墙黑瓦、通村公路、入户自来水、满格信号……到云丰村后,赵晓林通过走访发现,得益于脱贫攻坚,村里的硬件设施已十分齐备。欣喜之余,他也很快发现了村里的发展瓶颈:年轻人不多、村民普遍内生动力不足。
航拍贵州省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云丰村。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针对现状,赵晓林和村干部们请来附近在外奋斗多年、略有成就的村民,向大家讲述创业历程、国家政策,从内心深处激发村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通过长期思想引导,村民们的积极性普遍有了提高。曾经,41岁的罗东每年种两三亩玉米、养几只土鸡,一年到头只挣个生活费。如今,他从早到晚忙碌。最近,他忙着从村支书的果园里“偷师”学技术,从短视频博主那里学习直播带货技巧。
解决了村民的思想问题,提高村民经济收入难题就摆在赵晓林面前。云丰村作为典型的传统农耕村落,资源禀赋差、产业单一,导致村民们收入一直不高。除外出务工外,绝大多数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全靠村里的800余亩空心李和500余亩水稻。
赵晓林在村内走访。受访者供图
回想起走访期间看到村民家的土鸡、土猪、纯天然蔬菜、腊肉等,赵晓林有了主意:将村民家零散的“土特产”集中起来,线下及线上同步推向市场。
说干就干。赵晓林积极联系销售市场,并打通“一码贵州”“一码游贵州”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推动豆腐干、百合粉、糯米包子、红苕粉、土鸡蛋、土蜂蜜等农特产品纷纷走出大山。据统计,通过线下及线上平台,村民共销售剁椒5.4万斤,销售额10万余元,推售洋芋3.26万余斤,销售额5万余元。村里的山货,走出去了。
乡村要振兴,村集体经济也要壮大。对此,赵晓林决定发挥自然禀赋发展优质大米产业,壮大云丰村集体经济。
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加持下,云丰村种出的空心李和水稻品质上乘,是村民们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空心李有县里的统筹规划,但水稻目前还是自产自销。面对没品牌、没包装、品质不稳定等瓶颈,赵晓林把云丰村的大米反复送到专业检测机构做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检验,找到了锗元素含量较高等突出优势。
云丰村的大米加工小作坊。受访者供图
把优势转换为卖点。2022年,赵晓林将村集体合作社收购的水稻加工统一包装后,以“黔云沿丰”的品牌销售大米2万余斤,为村民创收8万余元。当前,村里的大米加工作坊已经建成,今年水稻丰收后,村里的优质大米产业计划也将正式启动。
“筹措启动资金、购买设备、创建品牌、设计LOGO和包装、申请生产许可证,这些事哪件都不简单,都是他亲力亲为。”云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何朝贵对赵晓林的付出深有感触:“没有他,我们村的大米产业就开不了这么好的头!”
赵晓林在查看大米加工设备工作情况。受访者供图
补齐短板、找准方向,履职尽责、勤勉务实……赵晓林的工作,换来了好口碑。驻村两年,赵晓林连续2年被评为优秀。2023年6月8日,在贵州省驻村帮扶工作总结表彰暨动员部署会上,赵晓林作为全省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在大会现场受到表彰。
今年6月,赵晓林的驻村任期结束。办完了交接手续,和村民告别,赵晓林踏上了返程的车辆。透过车窗,他不时看向窗外的翠李、水稻。“建强了一支好队伍、播种下一片好产业,村子越变越好,没辜负组织信任和村民的期望。”他说。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韦依
二审张婷
三审 闵捷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